【交流會】防檢科技成果落地與技術擴散研討交流—從科研到產業的最後一哩路

  本學會受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以下簡稱防檢署)指導,於114年10月14日假臺大集思會議中心亞歷山大廳辦理「亮點成果落地與技術擴散策略研討交流會」。本次研習營以行銷思維結合科技應用,透過專家案例分享與現場交流,協助研究人員掌握防檢疫技術落地與產業推廣關鍵,並邀集防檢署相關推動小組之長官與計畫人員、動植物防檢疫領域之相關主辦專家與農試單位、學校老師、法人團體研究員之計畫主持人等30餘位人員共同參與,透過專題演講與分組工作坊,分享研究技術與成果之落地經驗。

  上午場三位講者分別從決策管理、技術推廣與產業化面向分享防檢科技成果。經濟部水利署林益生組長指出,極端降雨日益頻繁,水利署以 AI 與物聯網技術協助決策,結合行動水情 APP、感測器與影像辨識系統,建構即時預警與監控機制,提升防災效率。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呂昀陞副研究員以菇類技術推廣為例,強調研究人員應從業者需求出發,以信任與經濟效益為導向,調整技轉模式、促進技術實用化。農業科技研究院林俊宏資深正研究員則分享動物疫苗研發經驗,介紹反向疫苗學與產品路線圖策略,成功縮短研發時程並推動國產疫苗商品化。

 
各領域專家分享自身技術與推廣經驗,展現科研應用成果

  下午場則探討科技成果導入現場的挑戰與轉化。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莊國鴻副研究員以「旋轉式避蛾燈」展示物理防治成效,藉共享用電與成本分攤推動農友採用,使吸果夜蛾危害率顯著下降。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林韶凱組長介紹「質譜快檢技術」,運用快速萃取與 AI 雲端分析,將農藥檢驗時間由七天縮短至二十五分鐘,並結合市場源頭管理,讓安全農產品平均加值兩成。工業技術研究院楊思源組長則從技術移轉策略出發,強調專利佈局與市場導向思維,促使科研成果有效轉化為產業能量。

  
講者剖析技術落地障礙與推廣策略,強調跨域合作與農友、廠商的導向思維。

  本次交流會安排50分鐘的分組模擬互動,以不同情境與角色討論研究成果推廣落地的可能狀況。分組模擬中,學員更從實戰討論中深化對技術成熟度、合作夥伴選擇及權利金分配等議題的理解,體認到技術落地不僅是研究成果延伸,更涉及管理、財務與行銷等面向。多數建議未來可持續辦理並擴及不同研究領域,促進跨單位與跨專業經驗交流,強化研究與產業接軌的能力。


講師與學員分組熱烈交流,實作討論技術落地與產業化策略。

  根據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學員普遍表示本次交流會內容實用且啟發性高,平均滿意度達4.8分。透過專家引導與分組互動,學員從技術包裝、授權模式到產業化挑戰皆獲得具體收穫,認為課程有效結合理論與實務,協助掌握科技成果落地與推廣的核心要領。

運籌學會|推動科研成果落地的整合平台

  本學會長期協助政府與科研單位推動技術落地、產業媒合與成果轉化。本次活動再次展現本學會在科技整合、知識傳遞與跨域協作的策進角色。未來,學會將持續與防檢署及各研究單位合作,推動更多防檢科技、智慧農業與永續生產的創新應用,協助研究團隊跨越落地的最後一哩路,共同打造臺灣農業科技的永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