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國內農業加工與冷鏈管理實務交流,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於114年8月28日舉辦「冷鏈觀摩交流會」,參訪位於雲林斗南、深耕冷凍蔬菜領域的指標廠商——富士鮮品股份有限公司。活動由農業部農糧署陳智芬視察說明活動目的,邀請冷鏈管理專家李允中教授講解,現場由鄭嘉仁董事長及楊淑美品管主管帶領導覽與說明,共吸引47位業界代表參與。
圖 本次活動大合照
富士鮮品:從產地契作到冷鏈加工的安心保證
富士鮮品成立於2009年,專注於冷凍蔬菜原料的分切與穩定供應,目前已設立二座正式營運廠區,並於2025年底前啟用第三廠,持續擴展處理量能。公司已通過CAS、HACCP、ISO 22000 等多項驗證,其第一廠更於近期完成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展現對永續發展與減碳責任的承諾。廠內設備規模與管理流程充分展現產線標準化與冷鏈自動化能力,為蔬菜冷凍加工場域立下優良典範。
食品安全與品管機制說明:分段控管、層層把關
品管主管楊淑美說明,富士鮮品流程包含原料前處理,第二廠進行切割、殺青、冷卻、IQF急速冷凍、秤重與包裝,產線設計符合食品衛生標準並持續導入自動化。
- 溫控標準嚴格:冷藏7℃以下、冷凍-18℃以下,運送與裝卸階段亦避免凝水與溫度波動。
- 原料來源管理:部分品項(如青花菜、玉米粒)採契作,其他如紅蘿蔔與馬鈴薯,亦優先購買產銷履歷與安全用藥紀錄,強化源頭控管。
異物管理制度:設置金屬檢測機搭配自動秤重,並透過人員衛生教育及作業流程紀錄保障食品安全。
圖左:由陳智芬視察致贈鄭嘉仁董事長感謝狀
圖右:由品管主管楊淑美簡介富士鮮品生產流程
專家導覽講解:李允中教授解析IQF與場域設計
李允中教授藉由簡報講述與隨行導覽,針對IQF冷凍機與廠區空間配置進行專業補充:
- IQF急速冷凍技術:以氣流讓蔬菜粒在冷凍隧道中快速、個別結凍,有效避免結塊並保持食材完整性,特別適合紅蘿蔔丁、玉米粒、青花菜等分切蔬菜。
- 震動機與滴水設計:處理前後段均設震動床進行去水與分散,提升冷凍均勻度與後段封裝效率。
- 空間與設備布局:工廠動線設計清晰,人流與物流區隔分明,場區全程7℃以下並配置光檢與金檢,符合國際加工場規範。
李教授指出:「這套流程不僅著眼於冷凍效率,更重視風險控管與節能操作,是可複製的標竿場域。」
圖左:由李允中教授講述蔬果冷凍廠常見設備
圖右:由富士鮮品黃瑞賢總經理導覽場域
結語:打造高信賴加工場,強化農產冷鏈競爭力
此次觀摩會富士鮮品介紹契作管理、冷鏈加工到安全管理的實務經驗與技術策略。與會者於交流環節踴躍發問,針對冷凍蔬菜加工的節電策略、設備選擇,與食品安全管理措施進行深入討論。
圖 與會者踴躍交流
冷凍食品在現代農業供應鏈中已不只是保存與備貨的技術,而是關鍵性的產銷調節與永續策略工具:
- 面對農產季節性生產高峰,冷凍加工可有效吸收產量過剩、延長銷售週期,協助穩定市場價格,保護農民收益。
- 對於校園午餐、軍糧、團膳與量販需求端而言,冷凍蔬菜具有高度穩定性與備援彈性,可作為氣候風險與缺工下的安全庫存。
此次富士鮮品觀摩會為本年度最後一場冷鏈現地觀摩活動,展示國內冷凍蔬菜加工的專業實力,更透過現場導覽、專家解析與深度交流,強化與會者對於冷鏈節能、清洗衛生與風險控管等核心議題的理解。
除了觀摩活動之外,本學會亦持續推動多元知識交流與冷鏈教育普及,包含:
- 每月20日辦理「冷鏈專家速講堂」:邀請冷鏈專家進行線上短講。
- 製播Podcast節目:以輕鬆專訪形式,介紹產業實務案例。
- 雙週發布《冷鏈產業雙週報》(每月15、30日):整理冷鏈國際資訊、技術應用與產業動態,提供業界即時且實用的知識彙整。
本學會將持續串聯產官學資源,透過實作觀摩、知識媒體與推廣出版等多元形式,協助農產業各界強化冷鏈能力,邁向更具競爭力與韌性的農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