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油料作物成果發表會-科研成果分享會

        

  農糧署於民國106年8月9日舉辦「油料作物成果發表會」,針對「油料作物育種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油脂加工技術與多元開發應用」及「油品驗證與機能性確效」三大主題作科研成果分享。

  「油料作物育種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主要是針對胡麻及油茶的栽培技術改良,其中介紹台南區農業改良產研發乘坐式胡麻割捆機及茶業改良場羅士凱組長研發油茶省工機具,解決目前胡麻及油茶在採收上的耗工費時問題。現場有投影設備,播放乘坐式胡麻割捆機採收胡麻的影片。另外,羅士凱副研究員現場直接示範油茶省工機具採收油茶,利用震動方式將油茶籽震落,對油茶樹本身沒有太多的負面影響,並且能增加採收的效率,一甲地本來需要40人採收,使用機械後只需要8個人即可,可以解決缺工的問題,並且節省人力成本。現場許多民眾圍觀,並且爭相詢問在哪裡可以買到此機具。

  「油脂加工技術與多元開發應用」由柯燕珍博士介紹油茶除了榨油飲用用,苦茶加工後的副產品還能用在其他應用上,例如苦茶粕可以防治蝸牛、線蟲等,創造多功能的價值。如此豐碩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經在洽談技轉中,未來將可供更多人應用在田間防治害物上。

  「油品驗證與機能性確效」由農業試驗所李雅琳副研究員介紹有關食用苦茶油的益處,能夠有效降低發炎反應、降脂肪肝,同時具有顧腸胃的功能。另外,茶業改良場陳俊良副研究員也介紹感官品評制度,提出未來將培訓品油師,將苦茶油建立分級制度。現場還有茶籽堂贊助的台灣大果及小果油品評活動,與會者在陳研究員的引導下,先由色澤、香氣作評斷,最後透過飲用品嚐味道,比較大果油及小果油的差異。現場還隨興點出兩位與會者分享兩種油的味道,兩位都表示大果油比較有濃厚的味道,而小果油則是味道比較淡。透過這樣的方式去讓與會者品評味道,能有明確且深刻的感受。

  透過這次的成果發表會,讓國民能了解來自台灣這塊土地所生產的優質油品,能夠對本國好油產生信心並給予支持,創造台灣的優油風景。

 

更多相片與學會最新消息可至學會臉書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tar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