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營】辦理「農糧產業淨零排放焦點議題蒐整會議」

                        

 

       氣候變遷已成為全球環境永續發展的最大威脅,世界各國皆紛紛宣布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以解除全球氣候緊急狀態,在此全球行動當中,台灣也有責任參與其中。農委會於本年度9月1日正式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啟動全國27場巡迴座談,農糧領域將於12月28日進行焦點座談。

       有鑒於此,農糧署與農業試驗所於110年12月13日共同辦理「糧產業淨零排放焦點議題蒐整會議」,邀集農糧署、農業試驗所、各區農業改良場、種苗場、茶改茶,以及專家學者代表,共同參與共思因應對策,依議題導入邏輯架構並佐以世界咖啡館匯談概念,進行腦力激盪與互動交流。

 

       首先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林學詩所長及農糧署陳啟榮主任秘書開場致詞,由農糧署農藥資材組黃俊欽組長進行議題背景說明,本學會李宜映理事長說明公民咖啡館操作方式。本會議將與會者分為三組,每組配置正、副桌長及兩位本學會引導員,協助各組討論凝聚共識及彙整紀錄。

 

     第一組議題主軸「減量」,題綱為研發與推廣低碳排農耕操作模式及鼓勵消費低碳排農產品,由農業試驗所陳琦玲研究員、農糧署糧產組楊敏宗簡任技正擔任正副桌長。第二組議題主軸為「碳匯」,題綱為研發與獎勵可增加土壤碳匯之農地管理模式、建立與推動碳交易機制與維護農業生態環境永續經營,由農糧署農藥資材組李協昌科長及農業試驗所劉滄棽組長擔任正副桌長。第三組議題主軸「循環」,題綱為推動農業生產剩餘資源創造或替代循環體系,並建立循環及淨零產業專區,由農糧署作物生產組蘇登照簡任技正、農業試驗所林毓雯副研究員擔任正副桌長。

 

       經過近三小時討論後由桌長進行總結報告,農業試驗所陳琦玲研究員表示,針對研發與推廣低碳排農耕操作模式,可建立農耕操作模式之碳排資訊平台,發展低碳排農耕模式與品種選育及低碳排農機產業,研發低排放農業資材,以及低碳農業推廣與建立獎勵機制;鼓勵消費低碳排農產品方面,建立2030糧食安全路徑圖,改善物流、集貨過程廢棄物處理技術,並推動農產品碳標籤、制訂低碳農產品誘因政策。

 

       農糧署農藥資材組李協昌科長表示,針對研發與鼓勵可增加土壤碳匯之農地管理模式,建議相關部會訂定生物炭品質標準等相關法規,鼓勵生物炭相關肥料之研發、鼓勵農民施用生物炭,推廣增加土壤炭匯之農法,並研發或引進土壤增匯相關農機;建立與推動碳交易機制方面,可建立溫室氣體排放通量量測技術,建置國內MRV機制、碳交易制度及跨部會智慧碳交易資訊系統,並建立明確國際認可之土壤碳匯計算方式,進行宣傳碳匯機制及碳交易制度;維護農業生態環境永續經營方面,訂定土壤增碳技術指引、建構整體國土綠色生態網絡架構,並推動精準農業。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蘇登照簡任技正表示,針對建構延長農業副產物循環週期之模式,建立果樹枝條進行破碎化處理或製成生物炭進行碳封存,加強農業副產物經加工處理後製成飼料、強化農業生產利用殘體再製為生質材料;建構智慧農業體系方面,成立區域化循環綠資源處理中心,並建立農糧作物循環產業鏈共通資訊平台及複合式循環資材產業營運模式。

       本會議與會人次達60人,透過公民咖啡分組輪桌,得以凝聚相關領域專家共識,並充分意見交流,後續將議題探討與關鍵議題建議方案納入引言座談報告書,將於12月28日之焦點座談會議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