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發表會】章Q好食,偏鄉午餐零距離:推動偏鄉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年度成果發表會

  為讓偏鄉學童享有同等之飲食照顧、確保午餐費用主要用於食材採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配合教育部共同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為宣傳推廣成果,農委會委託本學會於111年12月16日假臺北社會創新實驗中心舉辦「章Q好食,偏鄉午餐零距離─推動偏鄉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年度成果發表會」,同時邀請到農委會農糧署陳啓榮主任祕書、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許輔主任、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黃瀞儀組長、漁業署繆自昌主任秘書、畜牧處施愛燕科長、農糧署各區分署、餐盒公會陳明信理事長以及偏鄉食材供應平臺等貴賓共襄盛舉。本次活動將推動偏鄉午餐三章一Q標章(示)食材歷程、輔導建置或改善偏鄉食材供應平臺推動情形以及透過多元管道輔導食材媒合對接成果等對外發表,期盼提升利害關係人了解及關注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之議題。

 


(上圖:成果發表會與會嘉賓)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成立於2014年的彰化大竹國小兒童歌仔戲團小朋友,化身總鋪師料理最健康三章一Q營養午餐,帶來趣味又健康的開場表演為活動揭開序幕。同時由陳啓榮主任祕書、許輔主任、黃瀞儀組長、繆自昌主任秘書、陳明信理事長一同參與成果發表會啟動儀式,呈現各政策與產業單位的專業策略或技術內容,包含「章Q好食新鮮送」、「偏鄉午餐品質優」、「食材追溯有保障」、「中央廚房設校園」、「偏鄉菜色創新意」等五大偏鄉午餐推動成果。

 


(上圖:彰化大竹國小兒童歌仔戲團帶來精采開場表演)


(上圖:成果發表會啟動儀式)

 

  另邀請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林奕成主廚與臺北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高嘉鴻理事長於現場進行食材料理變化教學-冬蔬味噌豬肉,同時分享食材變美味的烹調秘訣,讓偏鄉午餐菜色更美味豐富且具多樣性,讓學童更喜歡吃,進而達到零廚餘,減少食物浪費。

 


(上圖:林奕成主廚與高嘉鴻理事長分享食材烹調秘訣)

 

  農糧署陳啓榮主任祕書說明,今年度配合食農推動以及擴大國產供應,除了每位學童一天的午餐食材補助從原來的10元,提升到14元以外,也透過多元管道輔導地方政府與偏鄉學校媒合取得國產可溯源食材,務實協助個案問題解決,並持續推動農民團體等建置及輔導建立21處偏鄉學校國產可溯源食材供應平臺,有效提升前端食材品質,確保三章一Q食材穩定安全供應,開拓更多偏鄉服務量能,因此在短短的兩年間,偏鄉學校的三章一Q食材覆蓋率大幅上升至94.16%,較109年56.45%增加37.71%,明顯提升偏鄉學校午餐食材之可追溯性。

 


(上圖:農糧署陳啓榮主任祕書)

 

  食品安全辦公室許輔主任表示,透過校群組成,等到中央廚房建置完成後,營養師便可以分配進入偏鄉學校營養午餐業務,將可確實提升學童營養午餐品質。

 


(上圖:食品安全辦公室許輔主任)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黃瀞儀組長補充,國教署會因應在地需求,提供新式廚房設備,目的希望偏鄉學校校廚以及學校午餐夥伴,在投入營養午餐的供應上更為順利。

 


(上圖: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黃瀞儀組長)

 

  此外,本次成果發表會設立成果推廣展區,展示農糧署於106年起推動學校營養午餐計畫的歷程、三章一Q食材覆蓋率歷年成果以及食材供應平臺輔導成果,並呈現21處食材供應平臺分布地圖與各平臺的供應事蹟,同時推廣偏鄉學校午餐食材媒合系統及針對學校午餐負責人所製作的認識三章一Q教材,不僅達到政策成果推廣效果,更包含教育意義。

 

 
(上圖:成果推廣展區)

 

  本次計畫學會扮演「運籌」工作,透過食材媒合系統與Line單一窗口協助學校找尋所需食材,並舉辦章Q食材教育訓練、數位教材,協助午餐秘書掌握業務重點,同時透過舉辦工作坊及共識營,促進業者引進成熟之冷鏈設備改善運輸能力及促成業者彼此支援合作,並共識未來推動策略。而政策能在兩年內得到顯著成果,包含五項重要因素:(一)政府部門展示推動決心,提供足夠政策誘因(二)透過共同菜單有效提高偏鄉學校採購數量(三)有效發揮食材供應平臺功能,解決食材取得問題(四)提升冷鏈設備,改善食材保鮮狀況(五)民間單位積極參與合作,整合不同資源。

  目前學校午餐全面使用國產食材各項措施,透過於偏遠地區學校加強推動後,已達階段性的成果,農委會表示推廣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是落實友善環境、實踐減碳的具體行動;在政策引導下,鼓勵學校午餐食材採用國產食材,促進支持在地農業,藉由消費驅動生產,除提升國產食材自給率,同時鏈結生產者生計及食安需求,共創家長學童、農友漁民及食農教育之多贏。未來將更強化食農教育推廣,並與各部會、學校午餐供應鏈相關單位深化合作關係,拉升偏鄉食材品質及安全,齊心為偏鄉學童午餐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