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接國家種原保存與育種研發!辦理雜糧作物參與式種原保存及利用工作坊

  為協助國家作物種原庫建立服務網絡,了解國內農糧領域之雜糧育種研究人員在目前與未來育種研究方向上,對於各項種原保存與供應需求,本學會受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委託,於10月25日下午辦理「雜糧作物參與式種原保存及利用工作坊」。本次會議由農試所遺傳資源及生物技術組陳述組長,與雜糧研究群召集人/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蕭政弘副場長共同主持,主要目的為邀請國內各試驗改良場雜糧作物研究人員,共同討論因應氣候變遷與產業需求導向研究人員們所需要的種原,以建立國家作物種原庫後續進行種原收集與引種等相關服務的規劃。

 

  本次工作坊之運作,首先由本學會針對「國際種原發展趨勢」與「國內雜糧種原需求盤點分析」進行報告說明,接著由兩位主席引導全體與會人員,針對種原需求服務調查問卷盤點分析結果,以及「次世代農林種原方舟計畫」執行現況進行討論。透過育種研究人員及專家學者的腦力激盪,共同解決雜糧作物在育種研究上之現況瓶頸與未來蒐集介接等情形。

 

  種原收集是育成國產雜糧新品種的基礎,我國雜糧作物包含紅豆、綠豆、大豆、高粱、玉米、小麥、小米、薏仁、蕎麥、落花生及根莖類等眾多品項。為推廣國產雜糧產業,提升進口替代率,近年農業部及所屬單位積極推動大糧倉計畫,選育適合國內種植並符合國人口味需求的品種為推廣國產雜糧重要工作之一。今年農業試驗所與各地區農業改良場共同執行「次世代農林種原方舟計畫」,其中包含了許多雜糧作物的種原繁殖、調查及收集,而工作坊現場也就國內外最新雜糧類種原研究趨勢進行分享。

  國家作物種原庫致力於保存作物遺傳資源以提供育種研究人員利用,期望透過本次工作坊加強與育種人員的合作,並提供更多服務。藉由育種研究人員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的腦力激盪,共同針對國內雜糧作物在育種研究上的瓶頸,提出未來種原收集及引進之具體方向。